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北边清廷虎视眈眈想要削藩,南边永历伺机反攻云南边境,云贵之地更是国险而民心不附,吴三桂是懂得刚柔并济的人,硬刀子不方便挥舞的时候,就必定会掏软刀子出来。

这些说到底还是认识眼界的问题。

江闻眼中的吴三桂,是后世定论的吴三桂。他未卜先知地知道吴三桂此次,是想在这里开藩设府世镇云南,一个盘踞多年、高手如云的悉檀寺在他眼中,自然是极为紧要的政治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其他人眼中的吴三桂,是吴梅村《圆圆曲》里的吴三桂。世人就算不曾见过他的真容,也都知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那是个会说出“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的吴三桂。

很多事情不方便解释,就不如含湖过去,反而能省去许多的变故枝节。弘辩方丈本来也不相信,可这几天里平西王府的由明转暗,让他不由得不佩服江闻的判断之精准。

这几天的悉檀寺客似云来,先前和尚们饥肠辘辘的场面早就结束了,四方香火络绎不绝,悬空许久的客舍也再次住满,只是里面还混进去了许多面容熟悉的江湖豪客一掷千金,悉檀寺却也都不动声色地笑纳了。

弘辩方丈如今也有了从容不迫的资本,这是江闻的计谋得逞换来的不破之功,几名长老再怎么心有疑虑,也只能先放在一边,哪怕平西王府麾下的武林人士,也混进去不少在寺中——

这般等着对方先出招,就是不变应万变的要诀,反正所有人都知道这事还没完,拎着钓竿的渔叟仍旧窥探在水边,就等着鱼儿们放松警惕。

“方丈,我看今天入寺之人倍于前日,热闹非凡,寺里莫非要办什么法会?”

江闻不以为意地说着,想给老和尚一颗定心丸。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江闻忽然发觉屏风后面有人呼吸行动的声音,就慢慢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方位。

弘辩方丈也不多作表示,见江闻面前的浓茶一滴不少,随即拍了拍手,只见一名身材矮小、面容黝黑的老僧从精舍密室中走出,竟然是先前重伤昏迷许久的安仁上人。

“阿弥陀佛,老僧能侥幸留命多亏江施主相助,只因连日倥偬还未道谢,当真汗颜。”

安仁上人的说话声较之弘辩方丈更加低沉沙哑,重伤流血的苍白之色缓和了不少,显然药池熏蒸的效果出类拔萃,如今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忧。

“武林中人多方试探不需要担心,他们越是费劲心思打探虚实,对我们就越有利。毕竟他们不可能在悉檀寺里,找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随他们去疑心生暗鬼、草木皆兵好了。”

根据江闻的观察,入寺的武林人士比例还在增长,其中固然有殊死效忠平西王府之人,但显然也有想求个武学机缘之辈,见一众高手被击败,不以为耻反入寺挂单探求机缘,这才符合江湖中人的风格。

弘辩方丈仍然有些难以置信,为什么江闻会一口咬定吴三桂不会借此机会发兵相向,愿意让这场戏继续演下去。

江闻此时的表情,也颇为不怀好意。世人只知道吴三桂携横扫中原不惮前驱之势而来,入主云南后又飞扬跋扈地架空了总督李国翰权柄,随后更以霹雳手段解决土司木家,就都以为他就是个目中无人的骄傲武将,眼里绝对揉不得沙子,敢于反抗的悉檀寺所要面对的雷霆之怒也只在顷刻。

可在座只有江闻清楚,吴三桂此人野心勃勃不在人下,像悉檀寺这般忽然冒出了些不知深浅的高手,就如同入瓮敌军中显示出了设伏的痕迹,辽东将门出身的吴三桂再怎么说也是当世名将,绝不至于因怒兴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