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老师来了叫我喔 > 老师来了叫我喔 第130节

老师来了叫我喔 第130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切实又疯狂。

江甜研三毕业那年,TAXI完成系列雏形,以引路者的姿态站上人工智能浪尖。

江甜出版第一本古建筑科普读物、进入博一阶段那年,陆允信带领TAXI核心团队奔赴纽约,进行上市前的巡回路演。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噬人类”“人工智能重点在人工还是智能”的争议第二次携带超高热度在圈子里刷了整整一周。

敲钟那天,刚好是陆允信27岁生日。

TAXI完成延时三年的首次公开发行,在纳斯达克以每股38.6的高价正式上市。同时,TAXI设立“TAXI”科技奖项,每年颁发一位,用于奖励当年在AI领域取得突出贡献、30岁以下的年青人。

“上。”

“……”

海因茨指到预设的1.0视力,毛线划方向的指尖微微战栗,上上下下,一排完整且正确指完的刹那,屏幕前有人哭出声。

海因茨扔下棍子,走过去抱住了毛昔安。

毛线开直播是上午。

会场炽灯交错,极富科技感的舞美将现场打造成一片芯片丛林。

所有程序走完,有记者提出争论,陆允信脱了手稿,捏住细长的话筒杆朝自己身前带。

他直视镜头,面上是惯有的淡色。

“每个人生命的起点和经历不同,但享受阳光和幸福的权利是相同的。”

他说:“MIN和MAX的存在不是威胁或取代,而是以完全理性的判断减少主观带来的诊疗或实操失误,增进这样的权利。”

下午,毛线和海因茨公开手术视频,披露全过程。这台历史上所需人数至少为“6-8人”量级的10h+超长耗时手术,只有三人参与——海因茨、助手和TAXI旗下首台诊疗-监控实操一体机“MIN”。

大家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当初那个靠着“SR”崛起,又在高-潮时分销声匿迹的TAXI已经低调地完成了从VR云端到AI医疗的转型。

而随着“MIN”和“MAX”的面世,用户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继Google机器人战胜国手后,再掀浪潮。

“MAX”是大数据医疗图谱,收录有上亿份病例报告。初阶版,用户可以通过描述简单的病情,筛选出可能病情及发生比率。高阶版仅供一定级别及以上的主治医生使用,主要提供反误诊和复查病况等功能。

“MIN”继试用版后,推出了多系列雏形,包括无痛胃肠镜全自动诊疗,胶囊式入腹窥探机器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