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汉之魂 > 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

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派兵去围剿?派谁去?谁敢去?朝廷也腾不出手派几万人马去围困锦州。

况且祖大寿既然是叛国投敌,那么建奴岂肯坐视大明人马来锦州平叛?

最后变成锦州的祖家军联合后金军打来到锦州平叛的明军,恐怕有超过十万人马也未必能够吃得消被祖家军和建奴夹击。

黄汉在京师主导“崇祯大字典”的编纂收获了好大名声,许多原本针锋相对的御史、给事中纷纷偃旗息鼓,因为这些人担心被读书人骂得臭不可闻。

无他,东平侯出巨资编书意在惠及普天之下的读书人,此时给东平侯泼脏水,岂不是公然挑战整个士林。

况且自从来到京师,黄汉放弃了兵权安心做个逍遥侯爷,成天教书育人做学问,此时还跟有大功于国家的东平侯对着干难道是得了失心疯?

貌似编纂“崇祯大字典”大大改善了黄汉跟文官集团的关系。

如文震孟、温体仁、钱士升、张凤翼、侯询、薛国观、刘宇亮、孔贞运等等大员都经常来怡春院看看进度,慰问在忙碌的士大夫、仕子们。

这些身居要职的文官来怡春院都无一例外会留下吃饭,都会跟东平侯天南海北聊一聊,目的自然是增进了解。

年底,崇祯特意派遣王承恩、曹化淳来看望东平侯,给了不少赏赐,皇帝的态度群臣都明白了,知道东平侯只要不再领兵,荣华富贵和恩宠那是少不了。

曹化淳这段时间忧心忡忡,潜伏在锦州的锦衣卫传回情报,言辞灼灼祖大寿准备献锦州投降建奴,监军高起潜已经认了奴酋为新主子。

如此大事曹化淳哪敢擅专,立刻回禀皇帝,可是崇祯先是眉头紧锁,接下来又是长吁短叹一番,没有给予指示,貌似皇帝束手无策。

也难怪,鞭长莫及啊!调祖大寿回京师已经颁旨三次,人家置若罔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