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卅二)大明皇家兵

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卅二)大明皇家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话是这么说,可大局势还是不容乐观——南方好办,北方难办啊。火车这玩意儿在原历史上可是1804年才发明的,而且发明之后又等了几十年才突然爆发式发展,所以高务实现在根本不指望能搞出这玩意来。

不过,他前段时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发现事情或许能有所转机。这也是他今天要跟皇帝说的第二件事。当然,先得把第一件事确定下来。

高务实将京华兵工的商业模式向皇帝做了简单说明,然后道:“所以综上所述,须得兵部下了订单,首批预付款到位,京华兵工才能定型并开始筹备产线准备生产。另外,朝廷另行成立的兵工集团也正好可以在此期间获得京华兵工的技术支援,并确定双方最终的生产比例。”

朱翊钧恍然大悟,但马上就有点纠结了,试探着问道:“你认为这个新的兵工厂该让谁管?兵部,还是内廷?”

高务实摇头道:“兵部最好不要直接过问生产工作,因为兵部本身就有监督之责。它不能既当裁判又当……呃,臣是说,它不能自己监管自己。”

当然,也不仅仅是粮食生产,还有其他原材料产业也是一样。但现在高务实面临的问题就在于长江航线也不是一条完整航线,只有三峡以东才是主航道,三峡以西几乎连接不上。而且,长江支流虽然也大多能够利用,但南方依旧有些省份很难在此之中分一杯羹——比如贵州你怎么弄?甚至福建你都没法弄——好在福建可以靠海吃海。

如果跳出“省域”视角,还会发现诸如湖广南部(这里实际上指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等等地区,实际上都是长江与珠江航线难以连通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加起来其实也有至少两个省的规模。

总而言之,长江的确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全球顶级航线,但它也还是有力不能及的地方,需要高务实自己想办法。但实际上,在火车出现之前,高务实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够真正做到大幅度的降本增效。

修路当然是个办法,毕竟你要是能在这些地区按照秦直道的标准把道路修得四通八达,那肯定会大大降低运输难度,至少比过去好得多。可问题在于,修路不是件容易活啊!

高务实现在不仅没有后世红朝那样的超强组织与动员体系,甚至还没钱——是的,就是没钱。不要以为征召百姓干徭役就没有成本,以上这些地区因为交通不发达,本身经济底子就差。你是可以动员他们服徭役,但他们可没有自己带饭的家底,你作为朝廷是必须要管饭的。

可是这样大规模的修路需要多少劳动力?朝廷管得起几百万人的饭吗?别做梦了,显然管不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高务实把组织当地修桥铺路作为“荣爵”授予的重要标准之一,无他,因为当地士绅还真有能力在本地搞一些基建。

有人可能要问,当地搞的这些基建能行吗?当然能行,高务实只需要定标准就行——你修路必须修到这个标准,我才给你计入授予荣爵的“功劳簿”,否则你就白干。

你看,这样一来,当地标准就能得到统一,而朝廷只需要在各地把这些基建干得八九不离十之后,再动员徭役将各处道路进行连接,工程量就至少降低十倍以上。

大明朝的特点摆在这儿:朝廷穷得老鼠看了都直摇头,但是民间士绅那是真有钱。你不去想办法让这些士绅把这些钱花出来,反而始终要求朝廷勒紧裤腰带去大搞建设,那不是舍本逐末还事倍功半吗?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比朝廷统一调度肯定要慢很多。但是没关系,高务实知道这事儿急不来,而有了前三十年的底子,高务实现在也不用担心大明忽然暴毙了。因此,时间久点就久点吧,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行稳才能致远,大明等得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