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7章 辅弼(十九)西迁鄂尔多斯之策

第287章 辅弼(十九)西迁鄂尔多斯之策(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唐朝后期,突厥中的葛逻禄部取代了突骑施在七河地区的统治。840年,漠北的回鹘汗国瓦解,其回纥人大量西迁,其中一部分迁徙到了七河地区和葛逻禄融合,于10世纪建立了喀喇汗王朝。1041年,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分。

1125年,庞大的辽国灭亡,契丹族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西迁到了西域。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了西辽国。在吞并了高昌回鹘之后,西辽国开始进军七河地区。

1134年,东喀喇汗成为了西辽的附属国,此后西辽就将喀喇汗的首都八剌沙衮改名为虎思斡耳朵,成为了西辽帝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就是后世吉尔吉斯托克玛克的布拉纳城。

顺便说一句,正是由于西辽帝国在西域中亚称霸一时,才让“契丹”成为了俄语中的“中国”一词。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1218年,蒙古灭西辽帝国,此后,在原西辽帝国的版图上出现了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的首都也在七河地区,叫做阿力麻里,位于现在新疆伊犁霍城。1345年,察合台分裂,其西域地区属于东察合台汗国,首都依然在阿力麻里。

七河地区最早的居民是塞人。匈奴强大后,击败了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于是月氏人西迁到了七河一带,将塞人赶走了,占据了这一带。后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联合月氏人一起对付匈奴。

张骞到达七河才发现,乌孙人已经驱逐了月氏人,在这里建立了乌孙国。乌孙国有人口六十万,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国家。于是张骞选择和乌孙结盟,进行了第二次出使西域。

汉武帝后来将刘细君嫁给了乌孙国,其目的就是和乌孙结盟。而乌孙国之所以强大,和七河地区的优越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60年,汉朝西域都护府建立,控制着西域各国,但是无法控制乌孙。就在这一年,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者在乌孙发动了政变,但是失败了。公元前53年,乌孙国发生了内乱,汉朝乘机进攻乌孙国,乌孙国臣服于汉朝,成为了汉朝的附属国。

东汉时期,乌孙国依然处于内乱中,加上了鲜卑的打击,国力更加衰落。但是乌孙国却一直存在到了南北朝时期。

1455年,东察合台汗国再一次分裂,其北部成为了吐鲁番汗国,南部形成了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的重心转移到了吐鲁番地区。

到了明中后期,吐鲁番汗国瓦解,其领土被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诸部,也称瓦剌诸部)占领了。此时,在中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国——哈萨克汗国。卫拉特蒙古和哈萨克汗国多次战争。在原历史上,直到1615年到1652年间,哈萨克才取得了胜利,比较稳固地占领了七河地区。

不过,到了噶尔丹时期,卫拉特蒙古强大起来,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击败了哈萨克汗国,夺回了七河地区,并且将伊犁作为了汗国的首都。

在南北朝时期,柔然强大起来,他们击败了乌孙,使得乌孙人迁徙到了葱岭一带,和之前到达这里的塞种人、月氏人同化了,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南北朝后期,突厥兴起,这里成为了西突厥的统治中心。唐朝建立后,不断在西域扩张,天山南北先后被纳入到了唐朝的版图之内。唐朝在西域东部设置了伊、高、庭三个州,在塔里木盆地设置了安西四镇。不过,七河地区依然被西突厥控制。

657年,唐朝在西域击败了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将势力范围推到了七河地区。此时,七河地区的五弩失毕部和五咄陆部被迫臣服于唐朝,唐朝将他们分别册封为蒙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但实际上,这两大部落是独立的,其首领自称继往绝可汗和兴昔亡可汗。

662年,两大可汗内战,唐朝乘机进攻,先后击败了两大势力。679年,唐朝在碎叶(托克马克)建立新的据点,成为了新的安西四镇之一。

但是,唐朝在七河地区的控制是十分短暂的,武则天时期,西突厥的一个部落强大起来,建立了突骑施汗国。该汗国长期占据七河地区,强盛一时。直到758年,突骑施才因为内乱解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