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二)高处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二)高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历史中,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是东叶赫贝勒杨吉砮之女、纳林布禄和金台石之妹。所以,东叶赫部的主支分入了他的正白旗,也就是后来的正黄旗。两红旗主代善的继妻是西叶赫贝勒清佳砮的孙女、布扬古的妹妹。他们所生的萨哈廉后来成为正红旗主。所以这支叶赫部入正红旗。

金台吉被缢杀前的那个着名诅咒,使民间传说爱新觉罗将不娶叶赫那拉悬为禁令。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且不说皇太极之母孟古哲哲就出自叶赫那拉,而且在金台吉诅咒之后,康麻子的惠妃就是金台石另一子德尔格尔的孙女,也是康熙帝长子胤禔的生母。乾隆帝的舒妃也是叶赫那拉氏。

再后来,慈禧垂帘听政,晚年昏聩,将鞑清推向深渊。她的侄女隆裕太后再度垂帘时鞑清灭亡,这对叶赫那拉姑姪才让落魄旗人想起这个诅咒。亡国之祸归因于诅咒,显然是无稽之谈。

金台吉的诅咒只是一个传说,唯一的真相是叶赫部灭亡。这也标志着辽东女真的部族时代划上了句号。建州五部、长白三部,还有海西四部,或者叫扈伦四部,都成为了历史。

在那之后,他们与部分野人女真被合并在八旗之下。只在东海的莽莽寒林中,还散落着一些野人女真——他们后来也将陆续被掳掠或招揽,加入八旗。比如乾隆朝的名将海兰察就是出身野人女真分出的索伦部。

由于他的妹妹是代善继室,代善同意留下这位叶赫贝勒的性命,并与布扬古及其母盟誓。不过,这个誓言没有得到恪守。

布扬古在投降后,与金台吉双双被缢杀,而先前投奔他们的乌拉贝勒布占泰已经死去,海西四部的贝勒至此被一扫而空,唯有布扬古的幼弟布尔杭古幸免,被代善领回。

相传,金台吉被缢杀前曾发出一个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叶赫那拉氏是女真旧姓,意为朝阳,他们与爱新觉罗纠葛不断。元末时,双方就曾为争夺叶赫河一带兵戎相见。

传说,爱新觉罗族长手指大地,倨傲地对叶赫族人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黄金!”——满语“爱新”,意为黄金。叶赫那拉族长闻言大笑,手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这是我们的姓氏!”

那么努尔哈赤的整合手段具体表现在哪呢?为了安抚叶赫部,努尔哈赤当时厚待西叶赫贝勒布扬古之弟布尔杭古、东叶赫贝勒金台吉之子德尔格尔。

当时,后金设十位执政贝勒。努尔哈赤之外,分别是爱新觉罗的两红旗主代善、镶蓝旗主阿敏、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正白旗主皇太极、德格类、阿济格、镶白旗主杜度,再有就是叶赫部的布尔杭古和德尔格尔了。

当然,这个安排仅见于后金与蒙古的内喀尔喀五部会盟。目的是向蒙古显示努尔哈赤有容人之量。然而事实上,布尔杭古和德尔格尔很快就失去了执政贝勒头衔,甚至连贝勒也谈不上。

因此,努尔哈赤展现容人之量不过是权宜之计,他根本的目的始终是大权独揽式的整合,而这样的整合更多的是依靠力量而非制度,更不是什么人格魅力、政治理想。

当时,叶赫那拉轻取爱新觉罗。不过,时移事往,兴衰无常。他们最终还是败给了昔日手下败将,不得不臣服于强势崛起的努尔哈赤和他的子孙。

金台吉被杀,其子德尔格尔和尼雅哈归降。尼雅哈隶属正黄旗,是一个箭的左领,后娶努尔哈赤十三子阿济格之女为妻。他们的儿子,就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大臣明珠。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诗才绝伦,横绝有清一代。无论东、西叶赫,都出自清佳砮和杨吉砮。

叶赫王族的另一支是他们的叔父尼雅尼雅喀的后裔。并入八旗后,这一支也十分煊赫,不逊色于金台石一支。

尼雅尼雅喀的孙子阿什达尔汗出自第二房、顾三泰出自第三房,均为八旗重臣。顾三泰的侄女为皇太极侧妃,是庄亲王硕塞的生母。尼雅尼雅喀次子阿尔卜的孙子苏纳与努尔哈赤第六女成婚,生下苏克萨哈。苏克萨哈隶属正白旗,因揭发多尔衮而受顺治帝器重,是康熙朝的顾命四大臣之一。

总的来看,叶赫部的主支分入了白旗和红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