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12章 画圈建二城

第212章 画圈建二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人口代表消费力,也代表贸易量,虽然大家未必总结过这些,但心里总归还是有这种思维的,因此相对于阜新,看好丹东的人就少了很多。就连跟着京华买丹东两港区地皮的人,多半也只是冲着相信京华眼光而跟投,不一定是他们自己觉得丹东的前途多么看好。

于是高务实又只好回过头来思考丹东经济发展的其他办法来。

丹东的温泉很多,但此刻没什么意义,京师的有钱人再无聊也不至于跑那么远去泡温泉;丹东的硼储量极大,占后世红朝全国将近60%,但现在也没有意义,因为就算是京华也利用不上;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储量也大,可建材由于位置太远没有竞争力,烧瓷器的话高务实也没有这个计划,毕竟大明国内不缺烧瓷器的好地方了。

再想想?嗯,丹东的水资源丰富,无论是淡水养鱼还是海洋捕捞都不错,可惜高务实又不会做罐头,做咸鱼因为要消耗大量的食盐,也没什么赚头。

那么农业?似乎这也不是丹东的强项,而且后世丹东的农业还主要依靠宽甸地区,现在的宽甸六堡却显然不归丹东管。

阜新的事情暂时就只能做这些,之后的具体建设现在也没多少能够提前准备的,反正开平有京华的水泥厂,第一批次移民到了之后所需的粮食也有户部就近从辽东调集玉米来支应。

高务实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丹东城的招标工作。丹东的特点是边境贸易与港口,边境贸易这一块的招标复杂一点,这事必须与工部协调,因为招标主要是针对丹东城内的里坊地皮进行投拍,显然需要提前规划。然而工部之前毫无预案,因此显然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行。

港口问题也不是很容易,原因在于丹东城城区附近并无适合作为海港的地方,那里只能当做河口港使用。海港的位置需要再往西南方向去一点,即后世丹东东港区的位置。

可是后世东港海港本质上是人工港,乃是填海生造而出的,以目前丹东的天然条件来说,这个港口则明显不如京华所拥有的其他优质天然港,尤其是港口规模受限于天然条件,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大。

唯一能让高务实欣慰一点的,大概就是这个“大”的标准是按照后世的情况来看的,目前而言丹东海港建设完成之后也还凑合能用。

最后思来想去,高务实终于想到一条:林业资源。由于丹东靠近鸭绿江,而鸭绿江上游便是长白山山区,所以林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都不必去说女真那边了,就宽甸六堡所在的那边就有大量的林木。

根据他向刘馨咨询得到的答复,宽甸地区的森林处于长白山和华北两大植物群落的过度带上,两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长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红松、沙松、紫杉、蒙古柞,华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赤松、油松、麻栎、辽东栎、板栗、臭椿等。

这些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由红松柞木林逆演变为柞木杂木林,形成天然次生林。林木类型多为纯柞林或与桦、山杨、色树、榆树、花曲柳等混生阔叶杂木林型。

这里头有些木材比较方便利用,比如辽东栎就是造船木料,也适合做车轴、建材等,可以有很好的前景。而多数柞木也可以,甚至还能养殖生产柞丝。另外还有如桦树之类,虽然木质松软,但又是造纸的好材料。

本来以京华的实力乃至于习惯,丹东河港、海港就算加起来也能一口吃下,不过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高务实这次把丹东两港都开放外拍了。最终京华拿下了海港七成股权,河港则只拿下四成股权,成为京华在辽东唯一一处没有超过五成股权的河港。

或许是因为丹东这个位置太过偏远,即便是高务实提出来的概念,大家争购的意识也不强烈,两处港口最后只卖了三万四千两银子。

这个情况就有些出乎高务实的预料之外,他事后反思,发现除了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了港口的估值。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丹东以及其背靠着的一大片辽东东南之地都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尤其没有龙头产业。

与此同时,再加上紧邻女真、朝鲜,又被一些人视为不太安全。还有移民数量问题,现在只安排了保定、河间两府的灾民移民,名义上虽然有十万出头,但最终能抵达多少却也不一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