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 > 第一九八章 备考府试

第一九八章 备考府试(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跟县试的报名基本相同。仍旧需要亲供、具结、互结这些基本流程,唯一不同的是所寻找具保的廪生,从一名变成两名。但无须从户籍所在地找寻,可以在府城就近寻找,这也给沈溪的报名带来一定的便利。

惠娘是商会会长,人脉广路子宽,要找两个廪生具保非常容易。

这段时间,沈溪紧张备考,冯话齐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背题。

因为府试考核的内容与县试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应考考生的学问普遍要比县试考生高出一筹,不会出现许多类似县试中试图浑水摸鱼的泛泛之辈。想从这一千人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临阵擦枪,不亮也光。冯话齐认为短时间内无法提升沈溪的八股文水平,唯一能增加通过几率的。就是多背现成的“程文”。就好像当初苏云钟教给沈永卓那些学生考县试的办法一样,在四书五经中分成仁义道德等类型押题,各类题都背上几篇优秀范文,考试的时候只要是同类型就可以引为己用。

惠娘和周氏终于松了口气,这下终于没人来烦了,但以后沈溪出门,每次都有街坊邻里指指点点,说他命不好,文曲星投胎到了扫把星的家里。

那些媒婆断了财路,更是在背后使劲编排周氏,话说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很快到了三月下旬,府试考期日益临近,各县过来的考生慢慢变多。

明朝童生试的三大门槛中,县试在各县举行,事前会规定好录取人数,通常是小县五十,大县一百;院试则涉及到国家录取生员的数量,早已形成定例。

与一头一尾的县试和院试不同,府试的录取人数却不确定,这与每年考生多寡有关,而录取几率,差不多有十分之一。按照往年的惯例。今年汀州府的府试有千人参加,取个整数,录八十人或者一百人都有可能。

能押中题那自然最好,不能押中也能学习一下,总归对应试有好处。

随即知府衙门公布考期。时间定在四月十九。

跟县试一样,府试也分多场考试。但只要第一场顺利通过,就可以挂上“童生”的名号参加院试、考试,正正经经考秀才。童生没通过院试前,县试和府试均不用再考,考上秀才后则需要参加三年两次的复查考试,就是往年沈明文参加的岁考。

中了秀才,无论考得再好,进入府学或者县学后最初也只是个附生。想增补为有名额限制的廪生和增生,就需要在岁考中发挥才能。

秀才有考乡试的机会,但并非只有秀才可以参加乡试。从景泰年间开始,那些考秀才屡试不第之人,可以通过纳粟入监的方式,获取监生身份,便可参加乡试,但所费银钱太巨,并非一般人家能承担得起。

随着考期确定,府衙这边的报名工作随即展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