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风1276 > 第0823章 沸腾之海(上)

第0823章 沸腾之海(上)(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舵面不敢做太大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大大的船,小小的舵,你是左满舵了,可船身庞大的惯性还朝右边去呢,老半天才能抵消掉角速度,也就是说转弯半径大,笨重,不灵活。

宋代航海科学的结晶,平衡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舵轴不是安在舵面一端,而是靠中间的位置,就好像菜刀柄安在刀片的中间位置,同样是放水里转动,力矩减小了不少,受力就小得多。

这样,不仅舵操纵起来更灵活省力,舵面也可以适当做大一些,船大舵也大,船转弯就容易,灵活机动进退自如,同样大的港湾二十艘拜占庭军船撞成一堆儿了,二十艘大汉军舰却能井井有条。

楚风把这些解说分明,又道:“潜伏在船底下,默默无闻的船舵是创造奇迹的第一大功臣……”

“那么谁是第二大功臣呢?”努尔嫚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活脱脱的好奇宝宝。

第814章 沸腾之海(上)

海上君王号典雅庄重的官舱,塞里木淖尔远眺海峡中段那些争波逐流扬帆竞速的驱逐舰,一时间感概万千:“如果当年波斯皇帝薛西斯有这样先进的航海技术,萨拉米湾海战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全世界的历史就将大大的不同了……”

地处东西方之间的两河流域、伊朗高原,波斯人在很长时间承担了文明中介的作用,这种身份直到阿拉伯伊斯兰势力兴起之后才逐渐被取代,唐代诸多诗人留传下来的名篇,那些当胪卖酒的雪肤碧眼的胡姬,就主要是波斯人。

身为波斯光明圣女,塞里木淖尔相当了解东西方的航海技术,这个时代的欧洲船只仍以沿岸航行为主,而中国海船能够从临安远航万里抵达阿拉伯海、波斯湾,孰高孰低毋庸讳言。

楚风闻言哧的一声笑,不为别的,他的船型了可是融合东西方的经典船型,达到了木制风帆船的巅峰,怎么可能是还处于浆帆并用时代的欧洲人可以比拟的呢?

楚风笑着揉了揉她肉嘟嘟的脸蛋:“那当然是船帆啰。”

这个时代,欧洲人开始使用三角拉丁帆,这种帆是他们从阿拉伯人手里学来的,但在十三世纪末还是作为辅助动力,地中海地区的大型双层桨帆船,也只设前后桅杆,挂两面帆,有风借力,无风或风向不好就划桨。

晚唐,中国船就“能使八面风”,也就是利用相当先进而复杂的帆索系,做到任何方向来风都能利用,即便逆风情况下只要航线与风向有很小的夹角也能前进,就算最难堪的不偏不倚的当头逆风,也能用之字法保持与风向的夹角,继续借风力前进,大型海船更是使用繁复的帆索系来提供丰沛的动力,以做临安—卡利海特、泉州—霍尔木兹这样的远洋航行。

是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潜伏着逆流,可当大汉帝国驱逐舰的四根桅杆都升起巨大的方帆时,和煦的南风就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像是有一只无形之手推着舰队劈波斩浪!

距离近了,海上君王号高大的船身使它的官舱对前方一览无余,楚风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对方的船只之后,哂笑着放下了望远镜。

大汉海船之所以能够在海峡中段的乱流中保持稳定,于狭窄的海峡航道内舰队阵列井井有序,和它极其高明的操纵性息息相关,而控制船行进方向的最重要的部件就非船舵莫属了。

在这方面,华夏的老祖宗把人类其他古文明的竞争对手远远的抛在了身后,因为中国人是船舵的发明者,全世界最早的船舵(原始的艄形舵)是在洞庭湖区澧阳平原距今七千年的城头山遗址中发现的。

其后很长时间,中华儿女保持了领先地位,大汉海军的军舰就装备着宋代领先世界的又一项成就——平衡舵。

欧洲海军使用的老式舵,负责转舵的轴位于舵面的一端,类似头朝下柄朝上竖起来的菜刀,转舵时由舵轴带动舵面,就像用手握住菜刀柄在水里旋转刀身那样要抵受水流冲击之力,故而舵轴受力极大,舵面就不能做得太大以免舵轴断裂,要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不锈钢轴承啊,木头的轴能带动多大点舵面?

这样的舵,因为转舵力矩极大,所以操纵很费力,特别是大型海船,几个膀大腰圆的水手站舵盘边上,船长嘴里一个“左满舵”挺潇洒的,负责转舵的水手就得拿出吃奶的力气,汗珠摔八瓣没人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