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风1276 > 第0431章 双雄会(中)

第0431章 双雄会(中)(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最后遥指着远方伯颜象征死亡的黑色羊毛大纛,“不管伯颜多么天才,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坚信守护者将战胜劫掠者,文明必将战胜野蛮!”

是的,不管这个王朝把人分作四等的残酷压制,还是另一个王朝留发不留头的血腥镇压,淮泗起义民夫额上的一抹红巾,和武昌城外的一声炮响,都将他们彻底埋葬,文明终将战胜了野蛮。

楚风在心中,轻轻对自己说:“我只是让胜利提前八十年,让华夏道统不致中断!而战场上,那些以生命为代价,替我们这个文明争取存续机会的人,那些注定在历史书上不会留下只言片语的普通士兵,才是真正的英雄。”

“敌人奔驰太快,不要浪费手榴弹!”李世贵的眼睛已有些发红,弟兄们投掷的手榴弹,延时引信让它在数秒之后爆炸,但高速奔驰的蒙古武士早已逃出了爆炸范围,高速飞射的弹片不能伤到他们的毫发。

三十米本是手榴弹发挥威力的绝好距离,可蒙古武士用飞速奔驰,让汉军投掷的手榴弹徒劳无功,只偶尔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正好有不长眼的蒙古武士遇到爆炸的手榴弹,被爆炸连人带马炸成血肉模糊的一团——当然,对射时蒙古武士使用疏散队形,这种机会并不多。

陈淑桢、李鹤轩的眼睛同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唯有乌仁图娅似懂非懂,以探询的目光扫视着众人。

李鹤轩对楚风深深一揖到地,由衷的道:“昔年淮阴侯背水列阵,全军十余万人上下人自为战,遂败赵王歇;今皇上令闽广湘赣之民耕者有其田,遂全国上下千千万万人皆为自战,此高下立判,吾皇远胜韩淮阴也!”

犹胜韩淮阴吗?楚风摸了摸鼻子,当初实行新垦地每户分配三十亩的政策,只为了加速开发琼州、瀛州,可没有想这么多东西。

不过,海外移民开发琼州、瀛州,执行了每户三十亩地的政策,赣南、闽广某些地区因为蒙元屠杀而变成无人区——比如兴化全城数万人被屠,就有了许多无主土地,汉国主持把这些土地分配给没有土地的贫苦农民,这些人心存感激,纷纷让子弟报名参军,形成了一波一波参军**,招兵处根本不愁招不到士兵,这事也是有的。

更何况移民海外,和在内地分配无主土地,直接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力和土地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地主们不得不一再降低地租,加上大汉不收农税,农民生活自然比过去好了许多。

“兔崽子们,手榴弹留到敌人冲锋肉搏时用,别当地瓜扔了!”

曼古歹、漫射和凿穿,是蒙古帝国纵横欧亚无敌手的三**宝,使用前两者时都是疏散队形,唯有肉搏凿穿是冲击力大的密集阵型,那时候用手榴弹的效果好很多。

之前的王朝更迭,底层民众只认为“给谁纳粮都一样”,大汉却让他们看到了和过去王朝的天壤之别,为了保护新分配的土地,为了保护大汉帝国给予的幸福生活,人们自觉自愿参加汉军,站到了抵抗元兵的第一线。

他们不是为楚风而战,不是为军饷而战,更不是像蒙古武士那样为了抢掠财富而战;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

“韩信背水列阵,全军十余万人受逼生死关头,不得不人为自战;夫君施仁政,全国上下自觉自愿作战,两者

高下真云泥之别!”陈淑桢的解释,让乌仁图娅恍然大悟,辽东乃颜部,不也是为了同样的原因,而聚集到楚风的金底苍龙旗之下,和他们的同族奋勇作战吗?

尽管早已习惯了崇敬的目光,楚风仍然不自在的挠了挠头皮,只有他知道,这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问题,也不是仁政与恶政的区别,而是文明和野蛮的对抗,进步和落后的较量!大汉的优势,并不体现在步枪、手榴弹和盔甲,也不体现在军舰、大炮上,而是整个体系的胜利,全面的领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